Search

【公共社會學EP7】洪意凌:醫療社會學的觀點-新冠肺炎的社會意義台灣社會學會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公共社會學EP7】洪意凌:醫療社會學的觀點-新冠肺炎的社會意義

清大社會所的洪意凌老師,在本集說明了疾病的社會特質與生物醫學的限制,並提出以下三點:

1️⃣疾病是在變動當中的,而且變動的方式會因為人們的介入而改變
2️⃣每個社會中獨特的醫療與社會體制,會深刻地影響疾病與經濟風險在人群中的分配狀態
3️⃣醫療知識與介入手段本身無法解決所有問題,使用知識與工具的人們必須不斷討論:這樣做是為了誰?意義是什麼?

大家也許已經發現,以今年台灣境內的疫病治理爭議而言,多數的討論並不是圍繞在新冠肺炎的臨床醫學定義或治療方式(即使這些部分也在變動更新之中),而是在於誰該被列為疫調對象(例如昨天高雄市與中央不同調的疫調對象解釋)?哪些人經濟風險最高、應該被列為紓困對象?以及檢疫作業中產生的種族與職業歧視爭議。這些問題都必須結合跨領域的知識與經驗,才能找到適當的解答。因此,儘管疫情仍在蔓延,意凌老師仍然期許,台灣能夠透過這次團結防疫、共同探索疫病與社會關係的經驗,成長出更強韌、細緻的公民社會。

⭐️意凌老師的補充及推薦文章 大!公!開!

▌【公共社會學】從醫療社會學看疾病的篩檢技術|洪意凌
https://reurl.cc/NjygV5

▌整合失聯移工,才是最好的防疫!|王宏仁、吳嘉苓、曾嬿芬、藍佩嘉、陳炯志投書
https://reurl.cc/exdAE7

▌美國社會抗疫決策的困境:過度的個人主義,局限的專家團隊|Nawal Arjini文、黃于玲譯
https://reurl.cc/xZ6AG5 
Science Will Not Come on a White Horse With a Solution|Sheila Jasanoff
https://reurl.cc/j7vekM

▌共疫圈裡,社會科技的差異想像|吳易叡
https://reurl.cc/Y10p9O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街頭巷尾,是一般人最常出入的地方,也構築了基本的社區。在這裡,我們看看台灣的日常生活社會如何運行。
View all posts